聊一聊极端气温的那些事!
时间:2024-04-12 09:38:39
字号:

聊一聊极端气温的那些事!

最近这几年大家有没有感同身受,气温不如我们小时候那样“温顺”了。夏天动不动就来个蒸烤模式,全国上下一片红红红,从前电扇都用不到的北方甚至不得不安装空调;冬天表面上似乎不如以前那么寒冷,但却常常遭受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让人叫苦不迭。去年因“尔滨”城的火爆出圈,竟吸引了不少南方“小沙糖桔”来北方一睹风采,结果那是冻得个个瑟瑟发抖,真的是“冻”真格了。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下,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极端气温会引发多种健康风险,甚至与之相关的超额死亡也会相应增加。

超额死亡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同一时间段内预期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值。将极端天气发生期间的死亡记录与正常时进行对比,就可以将酷热酷寒发生时“额外”的死亡事件剥离出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不适宜的室外气温与每年超过500万例额外死亡相关,占到全球总死因的9.43%。其中低温所致的死亡占8.52%,高温所致的死亡占0.91%。可见低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高温。那下面跟随小编来看看极端气温均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健康影响?

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中因人体水分和盐分大量损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内脏血液灌注量减少,加重了心血管负担。高温热浪天气,我们要时刻注意夏季严重中暑现象,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

此外,高温热浪天气还会引发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过多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均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低温环境

低温环境中人体的组织代谢加强,氧耗增加,导致血管收缩,易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突发、加重,甚至死亡。低温寒潮天气,我们要重点关注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长时间待在温度较低的室外,容易造成浅表皮肤冻伤,还有可能加重慢性肾病、糖尿病等泌尿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此外低温往往伴随着雨雪,容易导致摔伤、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增加。

极端气温仅仅是极端天气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洪涝、台风、干旱、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针对极端气温的频频出现,我们公众应怎样预防与应对呢?

(1)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避暑和防止中暑,尤其脆弱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等)应尽量避免外出。如室内开启空调时,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户外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室外作业,并少量多次饮水,同时配备防暑降温饮料和必要药品;特种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佩戴舒适透气的安全帽,保持衣着宽松,降低中暑风险。

(2)低温天气,我们应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及摔伤。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等脆弱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应及时添衣保暖;户外工作人员应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同时要熟悉取暖休息场所,提前准备专业保暖防护用品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