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拍!警惕“飞行的硫酸”隐翅虫
时间:2023-09-28 10:33:49
字号:

千万别拍!警惕“飞行的硫酸”隐翅虫


夏秋之际,蚊虫较多,大家平时见到小虫子落到身上,可能就下意识的一巴掌拍上去了,但是见到下面这种隐翅虫,提醒大家千万别拍,经常有人因为处置不当而饱受折磨。
每年的夏末秋初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季节。隐翅虫又名影子虫、青腰虫,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会大规模地出现。如果被它叮咬或将其拍死,身上就会出现水肿性红斑,甚至还会出现脓点及溃疡,痛痒难耐,令人苦不堪言。
一、如何识别隐翅虫?

毒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该虫状若蚂蚁,体长0.5~1.0cm,鞘翅很短,腹部全裸,白天栖居于阴暗潮湿处,夜间在有灯光处飞行。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余种,我国发现有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它们的形态:身体分5节黑橘相间,1对触角3对足,以及一对静止时折叠、极不明显的翅膀。

二、隐翅虫的危害

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为一种强酸性的毒汁(pH1~2)。该虫腹部的末端能分泌毒液。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隐翅虫从身上爬过,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沾上毒液,就会发生隐翅虫皮炎,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范围较大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强调,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
三、关于预防

如果有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若手已接触隐翅虫,接触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部位。立即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情况。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居所周围杂草垃圾,避免毒隐翅虫滋生。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避免前往草丛、稻田、菜园等处,如果遇到隐翅虫,切记千万不要拍打。睡觉时要关闭室内灯光、关好纱门纱窗、挂好蚊帐,避免虫子进入起居环境。

划重点:偶遇隐翅虫,千万别拍打,肥皂水清洗,必要时就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