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疾控提醒:中秋国庆假期出境游,警惕疟疾
时间:2023-09-28 10:25:56
字号:


聊城疾控提醒:中秋国庆假期出境游,警惕疟疾

 

中秋国庆假期出境游,警惕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因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发冷、发热、寒战,俗称“打摆子”。疟疾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疾病,国外古籍中称疟疾为“bad air”,后来意大利学者称疟疾为“malaria”,“mala”是不良,“aira”是空气之意,与我国古代称疟疾为“瘴气”之意相近。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疟,秉枣”即以枣治疟的经验;到战国时代,人们找到了更多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东次四经·北号山》中描述有一种树“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西周时期《周礼·疾医》说“四时皆有疠疾”,而“秋时有疟寒疾”,指出疟疾主要流行于秋季;《礼记·月令》说孟秋“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病疟”,也指出疟疾主要在秋季流行;秦汉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疟论》和《刺疟论》就是两篇疟疾专论,全面总结了秦汉及其以前人们对疟疾的认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疟疾医学理论。

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此外,诺氏疟原虫也能感染人体。中国已在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疟疾输入病例,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美洲地区等,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疟疾高度流行。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出境游注意事项

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状况,学习疟疾防控知识,可向当地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预防药物使用。

境外游期间:

1.尽量避免在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的黄昏至次日黎明时段(蚊虫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

2.夜晚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和长裤,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虫叮咬的驱避剂;

3.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4.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回国入境时若有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

回国入境后赴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