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医院报道门诊出现大量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一度登上热搜,那么,究竟什么是“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一、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医院外获得的肺炎,也包括入院后48小时内肺内出现的炎症病灶)。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阴性的一种特殊的病原体。
根据有关报道,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还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还有儿科医生发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发热、干咳等典型表现,要考虑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病初期没有足够重视,自行购买感冒药或消炎药给孩子服用,其实这不但不对症、没效果,反而可能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感染肺炎支原体有哪些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个别患儿可能会出现百日咳样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而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湿哕音出现相对较晚,可有肺部实变体征。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纵膈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呼吸窘迫等。
如何治疗和预防?
因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固有耐药。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普通治疗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者可以考虑其他抗菌药物,难治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镜治疗。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注意手卫生。
2.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出门佩戴口罩。
4.保证充足睡眠,勤锻炼,增强抵抗力。
5.多摄入水果、蔬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6.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做好每日通风消毒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聚集性感染。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